Qu'est-ce que je veux?
J'en sais rien.......
Je suis si fatiguée, si perdue, si parasseuse .
Donnez-moi une vie plus vivante, c'est possible?
2011年1月24日 星期一
2011年1月17日 星期一
外婆,一路好走
在週五的告別式前一天,夢見外婆。
她穿著金色旗袍坐在我家廚房餐桌上,指著餐桌上滿滿的菜,說著一段我醒來後想一整天都想不起來內容的一句話。
那是印象中小時候、二十幾年前的外婆。七十多歲,灰白色的頭髮,很有福氣的面容,微笑婉約的氣質。
和她在離開前因腦部開刀昏迷躺在安養中心病床上最後三年的現在相比,我的記憶中,外婆永遠都是穿著兩截式的小碎花布料(有的是媽媽和阿姨帶她去訂做的,有的是孫媳婦當年結婚送)。緩慢而有氣質地行走著。每天一大清早散步到土地公廟、接著坐著椅子上看路人人來人往,和菜販、賣早餐的攤販還有其他老人家閒話家常。偶爾她會順道繞到來我們家坐,繼續和老媽閒話家常後,才回舅舅家。
一直到她開始漸漸老人癡呆, 一個人散步時常常走失,常得靠街坊鄰居認出她、或是她口袋裡放著舅舅家的地址和聯絡方式才回得了家的時候,從此,外婆就只能待在舅舅家看著她其實也看不太懂的電視(那個年代還沒有客家電視台),接著外勞的到來,她陪著外婆一直以來每個月輪一個舅舅家的生活模式照顧著外婆,一直到有一天外勞下午偷跑出去和其他外勞聊天,外婆從床上摔下來,腦部開刀以後從此一睡不醒,一直到現在......。接著醫院、安養中心、醫院、安養中心的模式在這三年間不斷循環。
最後這幾個月,全身四肢幾近骨折而扭曲變形、背後我們看不到也無法想像的褥瘡......,偶爾陪媽媽去安養中心探望外婆,那無盡的生命力仍舊在時間流逝中依舊繼續奮鬥著,一直到最後一刻......。
小時候很驕傲的一件事,是在土地公廟上兩邊大大的石獅和雕花發現上面寫著外婆大大的名字,老媽告訴我那是王家捐錢蓋廟,給外婆做福氣的。所以外婆真的很有福氣,九十六歲,走過將近一世紀的歲月。
因為很有福氣,整個大家族決定採最傳統的儀式,整整三週的傳統儀式,所有該有的儀式通通都沒有少。也因此看到過去傳統社會的文化禮俗和現代社會的相互衝擊。
"阿姐婆",祝妳一路好走。也謝謝妳回來看我。
她穿著金色旗袍坐在我家廚房餐桌上,指著餐桌上滿滿的菜,說著一段我醒來後想一整天都想不起來內容的一句話。
那是印象中小時候、二十幾年前的外婆。七十多歲,灰白色的頭髮,很有福氣的面容,微笑婉約的氣質。
和她在離開前因腦部開刀昏迷躺在安養中心病床上最後三年的現在相比,我的記憶中,外婆永遠都是穿著兩截式的小碎花布料(有的是媽媽和阿姨帶她去訂做的,有的是孫媳婦當年結婚送)。緩慢而有氣質地行走著。每天一大清早散步到土地公廟、接著坐著椅子上看路人人來人往,和菜販、賣早餐的攤販還有其他老人家閒話家常。偶爾她會順道繞到來我們家坐,繼續和老媽閒話家常後,才回舅舅家。
一直到她開始漸漸老人癡呆, 一個人散步時常常走失,常得靠街坊鄰居認出她、或是她口袋裡放著舅舅家的地址和聯絡方式才回得了家的時候,從此,外婆就只能待在舅舅家看著她其實也看不太懂的電視(那個年代還沒有客家電視台),接著外勞的到來,她陪著外婆一直以來每個月輪一個舅舅家的生活模式照顧著外婆,一直到有一天外勞下午偷跑出去和其他外勞聊天,外婆從床上摔下來,腦部開刀以後從此一睡不醒,一直到現在......。接著醫院、安養中心、醫院、安養中心的模式在這三年間不斷循環。
最後這幾個月,全身四肢幾近骨折而扭曲變形、背後我們看不到也無法想像的褥瘡......,偶爾陪媽媽去安養中心探望外婆,那無盡的生命力仍舊在時間流逝中依舊繼續奮鬥著,一直到最後一刻......。
小時候很驕傲的一件事,是在土地公廟上兩邊大大的石獅和雕花發現上面寫著外婆大大的名字,老媽告訴我那是王家捐錢蓋廟,給外婆做福氣的。所以外婆真的很有福氣,九十六歲,走過將近一世紀的歲月。
因為很有福氣,整個大家族決定採最傳統的儀式,整整三週的傳統儀式,所有該有的儀式通通都沒有少。也因此看到過去傳統社會的文化禮俗和現代社會的相互衝擊。
我的外婆不識字、也不會說國語,我學會的客家話大部分都是小時候要和外婆溝通才記住的。
"阿姐婆",祝妳一路好走。也謝謝妳回來看我。
訂閱:
意見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