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忘初衷

做喜歡的事情,讓喜歡的事情有價值。

2009年11月24日 星期二

轉錄:陳信安登陸

SBL裕隆「飛人」陳信安,傳出將跳槽大陸東莞新世紀隊,據說新東家給的年薪是一一○○萬元,約為他目前身價的七點六倍。除了陳信安,另有數名球星也相繼跳槽大陸。


誠如裕隆隊當局所說,球迷固然覺得不捨,但仍應為陳信安祝福。追求更廣闊的舞台,與更高的薪津收入,原本是任何人皆有的人生憧憬,陳信安自非例外。

球員年薪最近成為話題。在陳信安之前,中華職棒的薪水也被用來與美日職棒相比。但台灣的人口規模不足、市場規模也不足,其實根本無從比較。台灣「養不起」一條高鐵,當然不可能養得起高薪的球員。人往高處爬,也就自然不易留住王建民與陳信安。

全球化與兩岸開通,形成了台灣人口移動的新模式。其中的一種景觀是:愈是具有「自由移動能力」者,愈往外移;愈不具有「自由移動能力」者,愈移不動,甚至成為宅男宅女。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球員帶把牙刷,歌星帶只麥克風,電腦工程師及企業CEO帶一顆腦袋,就能飛來飛去。誰也擋他們不住,也不應該擋。

從這個角度來看,未來世界的競爭是:能聚集愈多「自由移動能力強者」的國家將勝出,不能聚集「自由能力強者」的國家將衰弱。現今的台灣,球員、歌星、民航機長、電子廠商跨海淘金,但留在本土的計程車司機的「時薪」僅七十二元。這誠然是警訊。

即使是如此,也不能關起門來;因為關門會更糟糕。台灣養不起高薪球員,但絕非養不起其他各行各業的「飛人」;如何「植梧桐/引鳳凰」,是台灣面對全球化的重大課題。

-------------------------------------------------
由於兩岸快速開放,台灣內部一年來也開始有了變化,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發現,許多電視媒體都有探討中國內部經濟高速發展的相關節目,透過這類節目不斷的放送,大部分的人對於中國存著美好憧憬及幻想,反而忘了台灣內部所面臨的困境。
 
這樣的化學變化從點、線、面慢慢的擴散,企業爭相要到中國投資,受薪階級也不斷想往對岸發展,這樣的情況如果持續下去,不必等到中國勞工來跟我們搶飯碗,我們的人才、技術、經驗,很快就會被中國大量吸收過去了!

報載有位博士生因為受到金融海嘯的影響,長年找不到工作,透過政府短期就業方案的協助,終於找到一份為時一年的短期工作。他有感而發的表示,「早知道就不要念博士了,比起同儕晚了好幾年出社會賺錢,現在頂著高學歷也不好找工作」。

這不就是企業紛紛出走所留下的後遺症?體壇最近也興起一股出走的熱潮,繼台啤看板球星林志傑前往中國發展之後,裕隆球星陳信安也準備出走大陸,這些現象不斷的提醒我們,中國巨大的磁吸力量正逐漸加強中,我們的媒體及政府對此現象卻視而不見!

這兩天江蘇採購團來台的消息,又充斥各個新聞版面,媒體又開始吹捧將有數千億的商機,對於這類的新聞我已經麻痺了,筆者並非看衰兩岸交流的結果,我只是對於媒體及政府所營造的社會氛圍不敢苟同。

媒體單向報導中國來台採購的金額,對於這段時間台灣流向中國的投資金額卻隻字未提,等到哪一天台灣被中國吸乾且完全掌控之後,那時台灣會是什麼景像?人才出走、資金出走、企業出走,這些景象已經慢慢浮現,卻不見政府相關單位有何積極作為,難道非要等到滿街都是失業的博士生,政府才會發現事態嚴重?

我甚至看到有的媒體,還提出台北房價尚屬合理範圍的謬論,其觀點就是中資尚未完全來台,所以房價還有上漲的空間,這媒體似乎忘記了台灣有多少受薪階級,用盡一輩子積蓄也買不起房子的事實,竟然透過媒體的力量,想要把房市泡泡吹得更大?

兩岸交流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媒體一面倒單向式的報導,卻讓許多民眾失去了該有的危機意識。或許這些媒體背後的金主,在中國的確賺了很多錢,但是也別成為中國政策的傳聲筒,失去了經營媒體該有的格調,畢竟台灣才是你們的根!


----------------------------------------------------
 
唉唉~~時運不濟,為了生活誰都要為五斗米折腰~
台灣球員真的沒有生存空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