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底瑞士行,Rigi Kulm)
剛收到Audrey的信,耶誕節在Grenoble的行程她已經排好了:
Sunday 20/12
Arriving around 7pm
Laser Game around 9pm + eat i don’t know where
Monday 21/12
Sk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
Monday night: raclette night!
Tuesday 22/12
visiting Grenoble, staying the evening there.
Wednesday 23/12
Skiiii again if you like it otherwise don’t know. But I’m pretty sure you’ll like it :-)
Thursday 24/12
I have to work from 6 to 9 am but you can sleep during that time. Not a lot to do except preparing Christmas eve. We can hang around not too far away on the afternoon.
Friday 25/12
Drive you to Grenoble on the early morning
Can’t wait!
這次的耶誕假期,在德國法蘭克福交換的新加坡朋友方洋和我一起,先去Grenoble找Audrey,接下來維也納、還有非常期待的斯洛伐克行,Dusan、Oskar搞笑帥哥組,最後捷克Prague
所以今年耶誕節的計畫就是GC reunion!呵呵~如果還可以去羅馬尼亞找Anne和Diana就更完美了~
-----------------------------------------
對於自己歐洲行的期許還有兩點沒有做到:
1. 旅程中要畫畫或是寫作
2. 起碼要嘗試一次自己去旅行
截至目前為止我所有的旅行都很幸運地有人陪,連續四次在國外旅行都是如此,看完Alain de Botton的旅行的藝術,還有林懷民的流浪者計畫相關網誌以後,我決定一定要嘗試自己去自助旅行一次,一個人,背著我Yang送我的背包,帶著大峽谷的那一隻Cocopeli一起去旅行。
節錄部分旅行的藝術內容:(這是我近年來看過最棒的一本書)
一個人旅行似乎是有好處的。我們對這個世界的反映常會受到同伴的左右,我們知道別人期待的東西,就會跟著裝做好奇。同伴或許認定我們是什麼樣的人,為了迎合他們的認知,就把自己的某些部份隱藏起來。我們的一切看在同伴眼裡,我們對他人的觀察也變少了,只是忙著回應同伴的問題和討論,讓自己表現正常,不管自己真正好奇的是什麼
旅程是思想的促成者。運行中的飛機、船或火車,最容易引發我們心靈內在的對話。在我們眼睛所見與我們腦袋中的思想之間,有一種奇特的關聯,那就是思考大的東西有時需要大的景觀,而新的思想有時則需要新的地方。藉由景物的流動,內省和反思反而比較可能停駐,不會一下子就溜走了。
從旅行中尋求人生知識
1. 在其他文化中找出”過去曾使人的概念有所擴展,並使這概念更美好的東西”。在過去榮光的映照下,心中有股力量甦醒,深深感受到人類生命的輝煌燦爛。
2. 了解我們的社會和認同是如何形成的,從而獲得一種連續和歸屬的感覺。體驗到人生只是曇花一現,覺得自己與自家的房子、種族及城市的靈魂同在了悟到人不只是偶爾、莫名奇妙從過去生出來的,而是過去的繼承人’過去開出來的花與結出來的果,這樣的存在意義重大。這種認識令人覺得快樂。
如何擁有美景
由於對於美的著迷與想要擁有美的欲望,羅斯金得到五個重要的結論
1. 美是由許多複雜因素組成,對人的心理和視覺產生衝擊。
2. 人類自然而然會從內在對產生反應,也會生出想要擁有美的欲望。
3. 這種想要的欲望比較低等的表現如購買紀念品、地毯、照相等,
4. 想要好好擁有美,唯一的方式就是透過了解,讓自己去感覺美的心理和視覺因素,
5. 最後,要達到這種了解,最好的方式就是透過藝術(用文筆或畫筆)來描繪美麗的景物,不管自己是不是具有這方面的才華。
如果我們放棄每小時走一百英里,從從容容地行進,將會變得更健康、快樂,且更聰明。世界之大,遠超過我們眼界所能收納的。慢慢走,走得快一點好處都沒有。真正寶貴的是我們所見、所思,而非速度。子彈飛快,對自身沒有好處,人走得慢些,又有何妨?人輝煌之處,不在行進,而在親身體驗。
如果我們在一地停下腳步,凝視這個地方的風景,時間約是完成一幅素描作品的程度,就可了解我們平常是多麼粗率。要畫出一顆樹,至少得專注個十分鐘,但就過往而言,即使是最美的樹也很少教人駐足個一分鐘。
假若我們只想旋風式地造訪一個遙遠的地方,就難以從這種旅途得到快樂。科技使我們輕而易舉就可到達美景跟前,但美的擁有和欣賞不是可以簡化的。
你的藝術就是讚美你所愛的東西,如頌陽一個貝殼或讚頌一塊石頭。
繪畫毫不留情地讓我們了解自己有眼無珠,未曾看到事物的真面目。
我們能從繪畫中得到另一個好處,或許是深入了解某些風景或建築吸引我們的原因。我們知道怎麼去解釋自己的品味,發展自己的審美觀,有能力去評斷美醜。我們能精確說出,我們不喜歡一棟建築物是因為其中缺了什麼,而我們讚歎的建築之美又是因為其中具有什麼,我們能夠很快分析一個風景讓我們印象深刻的原因,找出風景中力量的由來。有了這種認知做基礎,就能建立更深刻的記憶。
美麗的風景常美得教人啞口無言,或不知道如何用筆墨形容。不是因為我們沒有文筆,只是懶散。每個人都有用文字描繪風景的能力,只是不好好去做罷了。如果我們好好問自己幾個問題,或者仔細去分析自己所見與所感,必然會有不錯的成績。你完成的這幅筆墨畫,不一定是天才洋溢,但至少是真正的經驗結晶。
---------------------------------------
˙我˙要˙自˙己˙一˙個˙人˙去˙旅˙行˙
想去義大利,想去看以前大學藝術史老師口中的西斯汀禮拜堂Michelangelo的”創世紀”,想去西班牙看Gaudi建築,還有歌德式代表的德國科隆大教堂……。好多好多想看的東西,想要自己親自去體驗的東西,想要放慢腳步去欣賞每一個過去從沒想過可以拜訪的地方,想要坐在公園裡畫畫,畫甚麼都好,畫當下的風景、畫當下的心情。
“任何一個旅遊都值得,因為只要一對比,你都會回來檢視自己的生命意義和價值。”
旅遊不只是看,更是找到自己內在,最美的東西。外在的風景,其實是你自己的心情,所以壯遊絕對不只是向外的觀察,而是向內的反省。
商周1004壯遊 Grand Tour
年輕人應該做一趟旅行時間長,行程挑戰高,與人文社會互動身的大旅行,放大人生的視野和格局。
Grand Tour胸懷壯志的遊歷,具有積極的教育意義。
1.旅遊時間長2. 行程挑戰高3.與人文社會互動深,經過規劃,以高度意志徹底執行
不一定要極地長征才能獲得改變的力量,只要能深度脫離原有環境,(長時間或遠距離離開)就可以衝擊自己原來習慣的圈圈,而更關鍵的是你賦予這趟旅行甚麼意義與多深的反省。
So, here I go~

看到你的遊記
回覆刪除還有一堆計畫
甚至還打算去羅馬尼亞!
我也要去啦!
我要去找得古拉伯爵啦~~~
心真的好癢呀 XD
還有11個多月~ 我就能解放了...
yes! I am trying to think positive!